“宅经济” | 2月天津人民都消费了什么?
这种情况下,人们以手机为纽带,将生活和消费的需求从线下移到线上,包括网购、外卖、视频、快递等一系列与“宅经济”相关产业,在今年2月实现逆势增长。
2月份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食品中,畜肉类价格持续上涨87.6%,影响CPI上涨约3.85个百分点,其中猪肉价格持续上涨135.2%,影响CPI上涨约3.19个百分点;鲜菜价格持续上涨10.9%,影响CPI上涨约0.33个百分点;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2.8%,影响CPI上涨约0.05个百分点;蛋类价格持续上涨1.0%,影响CPI上涨约0.01个百分点;粮食价格持续上涨0.7%,影响CPI上涨约0.01个百分点;
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。其中,其他用品和服务、医疗保健、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4.4%、2.2%和1.0%,衣着、居住、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.5%、0.3%和0.1%。
在永旺梦乐城梅江店,虽然顾客不多,但身穿蓝衣服的外卖小哥随处可见。餐馆、奶茶店、咖啡店、甜品店已全面复工,外卖准时送到家。
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,我市大力推广线上销售无接触配送,缓解菜市场、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的人群聚集,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居家购买蔬菜等生鲜必需品的需求。
据市商务局不完全统计,首期筛选推介的物美多点、美团、饿了么、京东生鲜、京东到家、天津食品集团“农鲜生活”、华润万家、天猫超市、大润发优鲜、永辉生活、每日优鲜、俺的农场、苏宁易购、苏宁小店、本来鲜、美菜商城、金仓公社、多兴庄园、嘿嘛易购等19家线月份累计销售蔬菜生鲜等近2万吨,实现销售2.03亿元,累计销售215万单。
苏宁菜场订单同比增长也超700%,其中地三鲜、番茄、大白菜、肋排等成功霸榜,社区用户对蔬菜、肉类需求旺盛程度可见一斑。
宅在家,烘焙甜品成新时尚。坐落在河西区围堤道的一家甜品店人气爆棚,春节期间烘焙用品,如蛋糕模具、打蛋器一度断货;烘焙原料销量大赠。老板表示:“顾客都在微信上跟我订单,我当天打包整理好放在店门口,方便大家自取。”
据商超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,春节以来,天津市线倍,烘焙类产品的销量增加3倍以上。
苏宁开春大数据显示,2月份,空气炸锅、电烤箱、打蛋器、酵母的销售分别同比增长831%、199%、2404%和710%。
疫情期间,市民张女士宅在家里,负责全家人的一日三餐,用水、用气、用电量出现显著增加,“我们家2月份的电费是230元,比2019年12月要多出100多元。煤气费每三个月交一次,3月份还没结束,但1月和2月的总量已经远超于了上个季度。”张女士说。
在家买衣服、买化妆品,在家看房、买车……用VR ,720度全维度体验,从商超,到房企车企,大部分都开启社群体验,线上直播销售。
销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,多渠道实现“无接触购物”:格调、仁恒等多家房企用上了VR看房,顾客通过720度全维度模拟看房;伊势丹百货美妆部开通了线上购物,几十个品牌专柜加入“导购直播”;大悦城、鹏欣水游城、吾悦广场等开启“云逛街”,为顾客解决足不出户的需求。
天津市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王炳东表示,疫情倒逼一些商场创新经营方式,在此期间,我市许多百货、购物中心都把业务搬到线上,利用官方公众号、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来进行销售。“在这之前,部分商场也有配送服务,是顾客现场选购,商场送货到家。线上线下结合得更紧密,商场在自建平台上直接与快递公司合作,商品可以更快地被送到消费者手上。”
他举例说,疫情期间,我市一家百货商场在线销售某知名品牌的金饰品,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这说明了消费者对于大型商场的信任。“所以商场一定要诚信,消费者的信赖认可是最大的竞争力。”
苏宁互联网大数据还显示信息近一个月,选购洁面仪女性客户同比增长115.9%,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月5日——3月4日,选购美妆护肤用具5件左右的女性占有率26%,在其中眼线笔、眉笔销售量同比增长117%、腮红销售量同比增长128.1%。除开护肤产品和护肤品,装饰品都是一大闪光点,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月9日-3月5日,耳饰、耳饰销售量同比增长94.8%。
宅在家也带动了数码家电的销售。前不久,苏宁大数据显示,2月9日——3月5日,电热饭盒销售量同比增长做到1958.6%,电热水杯销售量同比增长也做到了459.4%。很多小家电,比如电子体温计、任天堂、VR游戏娱乐类产品一度出现断货现象。
2020年1,2月份的头部游戏流水将达到至少30%-50%的同比增长率。“宅经济”虽然使网络娱乐大火。
与此同时,国家统计局2月显示,云办公、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技术的支撑下,分别高于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13.2个百分点和11.3个百分点。
上一篇:编辑部在看啥?